月經週期是什麼?月經不規律的症狀及原因有哪些?

女性的一生中大約會經歷450次的月經週期,月經是女性生殖系統週期性變化的自然現象,也是發育及生育功能的標誌。當女性進入青春期後,身體就如同開啟了新的篇章,帶領著我們慢慢走向成熟,它不僅是生理上的變化,更與女性的身心健康息息相關。以下將帶您進一步了解月經週期、月經不規律的症狀及原因。

月經是什麼?

月經是指女性子宮內膜在沒有受孕的情況下,週期性地剝落並伴隨出血的現象。這個過程通常每個月發生一次,因此被稱為「月經」。

月經週期是什麼?

月經週期指的是從一次月經的第一天開始,到下一次月經來潮的前一天為止的時間間隔。主要由體內分泌的各種荷爾蒙調控,月經週期主要分為四個階段

1.月經期(第1-5天)

通常持續3-7天。

如果卵子沒有受精,賀爾蒙分泌下降,子宮內膜失去激素支持,開始剝落,並伴隨出血,形成月經,

 

許多女性在這段期間會有腹痛、腹脹、腰酸、噁心、拉肚子、煩躁、頭痛、疲倦等不適症狀。

2.濾泡期(第6-14天)

腦下垂體分泌濾泡刺激素(FSH),刺激卵巢濾泡發育,濾泡發育的同時,也會分泌雌激素,促使子宮內膜增厚。

3排卵期(第14天左右)

雌激素水平達到高峰,黃體激素(LH)激增,促使成熟卵子從卵巢排出。

4.黃體期(第15-28天)

排卵後,卵泡形成黃體,分泌黃體素和雌激素,維持子宮內膜厚度,為受精卵著床做準備。如果沒有受孕,黃體退化,激素水平下降,子宮內膜剝落,進入下一個月經週期。

部分女性在月經來潮前一至兩週,也就是黃體期時,會出現生理及心理上的不適症狀,也就是所謂的經前症候群(PMS)。

經前症候群常見的症狀有: 乳房脹痛、腹脹、頭痛、肌肉痠痛、疲倦、食慾改變、情緒低落、焦慮、易怒、煩躁等情形。

月經不規律的常見症狀

・月經週期過短或過長

女性的月經週期一般大約在21到35天左右,少於21天為週期過短;超過35天為週期過長

・經期天數過多或過少

一般經期長度約為3至7天,若經期超過7天或少於3天,都是經期天數不正常。

・經血量過多或過少

女性每次月經總量大約20~80 毫升,月經量通常因個人體質、年齡、生活方式和健康狀況而有所不同,因此經血的量突然增多或減少都需要多注意。

・月經週期不規則

月經週期長度不固定,時長時短,難以預測下次月經來潮時間。

・閉經

月經3個月以上沒來。

月經不規律的可能原因

1.生活因素

・壓力:長期壓力可能會導致賀爾蒙分泌失調,影響排卵與月經週期。

・過輕或過重:體重過重或過輕,都可能導致月經不規則、排卵異常,甚至影響生育能力。

・過度運動:過度運動可能會使身體能量不足,影響其他生理功能,造成月經週期不規律。

・飲食控制、節食:過度的飲食控制可能會營養不良,影響激素分泌,嚴重可能會造成月經都不來的情形。

・熬夜、睡眠不足:熬夜及睡眠不足除了改變生理時鐘外,也可能引發內分泌失調,影響月經週期。

2.疾病因素

・多囊卵巢綜合症:一種常見的內分泌失調疾病,會導致月經週期不規律、不孕等症狀。部分患者會有這些症狀:肥胖、長痘痘、多毛症等。

・甲狀腺機能異常:甲狀腺是負責調節新陳代謝的重要腺體,甲狀腺亢進或低下會影響身體能量代謝、心跳、體溫,甚至是女性的月經週期,

・子宮內膜異位症:子宮內膜生長到子宮以外的地方,可能出現嚴重經痛、經血過多、不孕等症狀。

・子宮肌瘤: 子宮內長出的良性腫瘤,可能導致經血量增多、經期延長、經痛等症狀。

・其他疾病:糖尿病、肝病、腎病等慢性疾病也可能影響月經週期。

3.藥物因素

・避孕藥:服用避孕藥會影響激素分泌,改變月經週期。

・其他藥物:如抗憂鬱藥、消炎藥、抗生素等也可能影響月經。

4.生理因素

・青春期:青春期少女的卵巢功能還未成熟,常常會有月經不規律的情形。

・哺乳期:生產後哺乳期間,泌乳激素(催乳素)持續分泌,影響卵巢排卵,會出現月經延遲或不規則的現象。

・更年期:接近更年期時(40-50 歲左右),卵巢功能漸漸退化,賀爾蒙分泌減少,導致月經變得不規律。

 

月經週期及經期天數的長短因人而異,在月經期間身體若是有發生任何異常,建議及時就醫,及早發現問題及早治療。


明杏生技結合東方傳承智慧與西方現代化科技
生產系列保健產品通過ISO22000及 HACCP認證*、HALAL 清真認證